雖然日本的外匯市場很活躍,而且是很多創新的金融產品發展的“沃土”,包括不受待見的二元期權,充滿風險的數字貨幣等等,都曾在日本順利發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是無底線的開放,相反,他們會制定更嚴格、細緻的要求來降低風險。
外匯監管機構日本金融廳JFSA
日本金融廳(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簡稱FSA)是日本主要的監管機構,日本的金融監管實行是混業監管,日本金融廳負責對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及非金融機構進行全面監管。因此,日本金融廳也是外匯保證金業務的主要監管部門,其監管措施主要包括定期檢查、隨時檢查以及交易商每月末提供交易報告等形式。
在資金安全方面,不管是國外還是日本本國經紀商,都要求將實行資金第三方託管,即將客戶資金進行隔離保管。客戶的資金必須託管在信託銀行,此外經紀商必須委託信託管理人對信託狀況進行監視。萬一客戶所在經紀商破產的話,客戶資金在信託銀行會得到安全保管。之後的資金會通過信託管理人直接由信託銀行返還給投資者。
在財務方面,日本要求申請經營金融期貨交易業務的機構必須是股份公司或金融機構,自有資本應在5000萬日元以上。 《金融期貨交易法》規定銀行以外的各金融期貨機構必須上報資本充足率,不能低於120%。
場內交易市場(2005年5月,日本金融廳正式同意由東京交易所推出的外匯保證金業務,將外匯保證金交易引入場內交易市場),日本對在交易所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會員機構的資質要求是,資本金3億日元以上、淨資產20億日元以上、資本充足率達200%以上,遠遠高於對從事一般金融交易的機構的資質要求。而且日本金融廳還規定,從事場內外衍生品交易的外匯經紀商必須持有本金4%以上的保證金存款,否則不可以進行外匯保證金業務。
此外,持牌經紀商還需要每月提供月末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自有資本比率狀況、業務發展狀況、客戶資金分離保管情況、市場風險、上級交易商風險、交易風險、流動性風險。
在槓桿方面,日本監管政策也顯得十分有遠見,早在國際範圍內大幅度降槓桿之前,日本在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決定將槓桿上限限制為50倍,一年緩衝期以後,2011年日本FSA宣布進一步降低最高槓桿比例到25倍。 2017年9月,日本還討論進一步降低杠桿至1:10,遭到了本土從業人員的強烈反對,因而日本金融廳已結束了對這一問題的探討,並決定維持目前的25倍槓桿水平不變。
獨特的日本外匯市場
在日本,海外經紀商是不允許向日本民眾推廣其金融服務產品的,FSA也一直警告民眾不要與國外經紀商進行交易,因為FSA無法處理本國國民與國外經紀商引發的任何法律糾紛。 2016年4月,日本金融廳甚至宣布了禁止銀行以及信用卡公司向日本以外的經紀商進行轉賬以避免國民在海外經紀商處交易。相對的,FSA也規定了禁止本國經紀商向非本國公民提供服務。
日本嚴格的監管條例和本國國民的保護政策,讓日本外匯市場與其他市場截然不同,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封閉狀態。
謹慎的日本國民
日本的外匯市場是非常活躍的,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參與程度非常高,日本國民當中對保證金有一定了解的比例高達80%,但是在監管的有意引導下,日本的國民並不相信海外經紀商,他們普遍認為海外經紀商“大多是騙局”,是“不可信的,不合規”的,這讓海外經紀商在日本的發展舉步維艱,卻也讓日本市場變得更加規範,更便於監管,從而降低了日本國民的投資風險,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即使普通的日本家庭主婦也可以放心參與其中的原因之一。
此外,日本投資者更青睞簡單的產品,多數經紀商只提供外匯貨幣對,而不提供差價合約。而且貨幣對數量非常少,一般是20-30種左右的常用或主要貨幣對,與國際上普遍提供上百種貨幣對和各種差價合約、ETF等金融產品的經紀商有所不同。
獨特的交易軟體
儘管MT4、MT5在世界範圍稱王稱霸,日本卻始終是它啃不下的“硬骨頭”。相比於MT4平台,經紀商自主開發的交易平台更受歡迎,幾乎每個經紀商都會自己開發平台,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線交易平台。
而且,日本投資者更習慣同時在幾個外匯平台進行交易,以規避由於系統原因所導致的風險,並且由於不同的經紀商的交易條件不同,選擇多個經紀商有時更利於投資者
“接地氣”的宣傳
由於監管限制,日本經紀商並不被允許贈金等激勵政策,並且FSA要求IB代理必須獲得FSA頒發的第二種金融商品交易業從業資格(保證金是第一種)才可以從事介紹客戶的工作。所以,日本本土經紀商一般不採用IB代理。
此外,為了迎合日本投資者當中的主力軍“渡邊太太”們,很多本土經紀商會把食品、家用等作為營銷的禮物,也會請一些人氣明星做代言,相比於老套的送手機、送ipad,這樣的營銷方式更加新穎、人性化。
指定糾紛解決機構
日本是東亞地區率先引入金融申訴專員制度的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來強化糾紛解決的權威性和高效性。日本於2009年設立證券和金融商品斡旋諮詢中心(以下簡稱FINMAC或“中心”),隨後將其確定為“指定糾紛解決機構”。
FINMAC對金融機構給以單方面的強制性義務,以此來實現投資者保護的公平性和金融機構的效率性,達到了實質公平與經濟高效之間的平衡。
FINMAC也同樣負責外匯保證金業務相關的諮詢和投訴,投資者可以通過電話、親自上訪、郵件等方式向FINMAC投訴,投訴處理是免費的。
FINMAC收到投訴後,會對事實進行調查,如果FINMAC認為有必要相互討論,就會通知並督促被訴公司解決,或者讓雙方面對面進行協商,並要求被訴公司報告協商結果。一般會在2個月之內完成投訴處理。
如果投資者不滿意投訴結果,可以申請調解,申請調解根據索賠金額的不同需要支付一定的調解費用,申請人需要再收到調解請求接受通知函的10天內支付費用,調解程序耗時較長,一般在4個月。
目前持有日本金融廳監管牌照的外匯平台有智匯(thinkmarkets);Forex嘉盛等。但由於日本監管不接受海外客戶,國外客戶開戶是開到其他監管下!
全球外匯監管機構介紹-日本外匯市場發展與監管政策
東京作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之一,成就了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匯市場,日本外匯交易始終在外匯交易中獨占鰲頭,一方面是嚴格而完善的監管體制,另一方面,投資者對外匯交易的認識也非常成熟。日本金融廳(JFSA)也是全球五大外匯監管機構之一!
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日本的外匯監管制度。
日本外匯市場發展歷程
日本在戰後初期制定了一項新的修正法案,目的是為了改變之前既定的外匯匯率,逐步放鬆外匯管制,走向市場化,將日元推向國際化。因此,之後東京外匯市場得到迅猛發展,幾乎可以接近紐約外匯市場的規模。
1998年4月,日本修改《外彙和對外貿易法》,使外匯交易更加自由,並開始允許個人投資者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
同年,日本金融廳在日本東京設立,在日本,負責整個金融體係以及金融行業監管的機構是日本金融廳(Japan 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即Japan FSA,其主要負責的行業有,證券、保險、銀行以及金融衍生品等。
外匯業務雖然在日本得到了發展,但相關監管與法律仍然不足,這也導致了一系列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事件發生,當時受監管和不受監管的各類機構有200多家(法律法規不健全階段)。
2003-2004年,一些外資企業進入日本外匯保證金市場,出現個別公司老闆捲走投資者全部資金逃離海外現象。
2005年,日本外匯保證金市場進入新紀元,日本金融廳開始對外匯保證金市場進行嚴格管制。
2005年5月27日,日本金融廳表示同意東京交易所推出外匯保證金業務。從此日本外匯保證金市場分為兩種形式:交易所的外匯保證金市場(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的外匯保證金市場(場外交易市場)。
2005年7月1日,日本修訂的《金融期貨交易法》正式生效,此後,日本開始出現官方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平台。
2006年6月7日,日本修改《證券交易法》,後又將《證券交易法》更名為《金融商品交易法》,日本外匯保證金交易均要遵循《金融商品交易法》的相關規定。
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日本再次加強對投資機構的風險監管、抑製過度投資。
2009年,日本提出外匯保證金經紀商應構建風險管理制度,制定止損規則,並要求外匯保證金經紀商鬚根據匯率波動情況預存相應的保證金資金,確保經紀商財務安全。
2010年,日本金融廳,分兩次對外匯保證金槓桿率上限進行限定,最終將槓桿上限設定為25倍。
2013年12月,日本的外匯公司已從最初的400多家縮減到99家,以GMO Click、Monex、DMM的金融巨頭在2013年月度交易額突破萬億美元。
至2014年11月,東京交易所共有6家做市商,分別是東京三菱銀行、巴克萊銀行、德國商業銀行、高盛資本、德意志證券和野村證券。而當前的外匯交易所會員共有21家,包括銀行、證券公司和外匯公司。
2016年4月,日本金融廳宣布禁止銀行以及信用卡公司向國外經紀商進行轉賬,這裡的“國外經紀商”指的就是所有日本以外的經紀商。因此,如果日本本土交易者與這些國外經紀商進行交易的話,他們就無法通過國際銀行轉賬或者信用卡來入金。
對於國外的經紀商來說,這樣的規定無疑對他們的業務沒有任何好處,一些高槓桿的國外經紀商在日本市場也少了很多優勢,因為高槓桿以及贈金是很多日本交易者選擇國外經紀商的原因。目前,日本國內的外匯交易量大部分都來自於本土的經紀商。
嚴格的外匯監管政策
這個部分主要從資金安全、槓桿以及財務要求幾個方面來看日本的外匯監管政策。
資金安全不管是國外經紀商還是日本本國經紀商,都要求將實行資金第三方託管,即將客戶資金進行隔離保管。客戶的資金必須託管在信託銀行,此外經紀商必須委託信託管理人對信託狀況進行監視。萬一客戶所在經紀商破產的話,客戶資金在信託銀行會得到安全保管。之後的資金會通過信託管理人直接由信託銀行返還給投資者。
這個制度對經紀商的資金要求非常的嚴格,因為投資者的資金都放到信託銀行後,經紀商為了規避市場風險而進行清算交易的話,必須自己準備足夠的資金。
槓桿限制日本現行的外匯保證金交易槓桿比例的上限為25倍(2011年以前,槓桿限制為50倍以下)另外無入金贈金以及其他類似的推廣形式都是不被允許的。
而東京金融交易所的外匯保證金沒有固定的槓桿比例,而是設定固定的保證金額。所以在日本,對於外匯經紀商來說,想要獲得外匯經營牌照非常困難並且從某些角度來說,對經紀商非常不利。
財務要求在日本,申請經營金融期貨交易業務的機構必須是股份公司或金融機構,自有資本應在5000萬日元以上。
2004年《金融期貨交易法》的修訂對金融機構提出資本的要求,規定銀行以外的各金融期貨機構必須上報資本充足率,不能低於120%。
在場內交易市場方面,日本對在交易所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會員機構的資質要求是,資本金3億日元以上、淨資產20億日元以上、資本充足率達200%以上,遠遠高於對從事一般金融交易的機構的資質要求。
此外,日本金融廳還規定,從事場內外衍生品交易的外匯經紀商必須持有本金4%以上的保證金存款,否則不可以進行外匯保證金業務。
其他日本現行的金融法規還規定非日本居民不允許在日本的交易平台開設外匯保證金賬戶,此舉旨在保護非日本居民投資者。除此之外,持牌經紀商還需要每月提供月末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自有資本比率狀況、業務發展狀況、客戶資金分離保管情況、市場風險、上級交易商風險、交易風險、流動性風險。
日本的場內交易機制
場外業務的場內化是衍生品交易模式的一大創新,東京金融交易所(TFX)於 2005年首次將外匯保證金交易引入交易所市場。東京金融交易所的外匯保證金交易以面向個人投資者的零售業務為主,亦有機構投資者參與,產品推出後,交易規模增長迅速。
TFX外匯保證金交易的運行機制是:由做市商向交易所提供外匯報價,交易所從所有報價中選擇最優價格報給交易所會員,投資者須通過交易所會員進行交易。個人與機構會員均可以申請成為做市商,通過交易所審查後獲得做市資格。按照規定,在交易時間內,做市商需要對交易所內的所有外匯保證金交易持續提供合理的雙向報價,這種做市模式增加了做市商之間的競爭,能夠確保投資者得到最優報價。
台灣合法外匯平台/經紀商比較與推薦,投資的注意點?
外匯經紀商要在台灣開展業務,就必須得取得台灣⾦管會的牌照,否則就是“違法”。金融公司責任人會被判刑或者罰金!
那麼,沒有⾦管會牌照的外匯平台都是“違法”的嗎?在台灣,個人投資海外外匯經紀商是“違法”嗎?會被處罰嗎?
這篇文章將介紹台灣合法外匯平台/經紀商比較與推薦,選擇投資平台的注意點?
台灣合法外匯平台/經紀商的定義是什麼?
台灣合法外匯平台/經紀商指的是有⾦管會許可的持牌期貨商,比如元大期貨、群益外匯、凱基等。這些交易商都可以在台灣⾦管會官方網站備案且可以查到: 證券期貨特許事業-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
沒有⾦管會牌照的外匯平台都是“違法”的嗎?
很多國外大牌外匯平台/經紀商都雖然沒有取得台灣⾦管會的牌照,但是他們有英國FCA,澳洲ASIC甚至是美國NFA的金融牌照!論監管要比⾦管會嚴格,在歐美國家都有辦公室,是當地的合法金融公司。
因此,外匯平台/經紀商的合法還是違法,主要看是否取得當地的許可牌照。反過來看,這些所謂台灣合法外匯平台,在歐美強國等未必有監管牌照,那就是“違法”!
比如,從證券期貨特許事業-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金管會認定eToro交易平台違法已移送檢調”的報導來看,eToro在台灣被認定為違法,但eToro在英國、歐洲和澳洲是有牌照的。
再看1月27日的最新消息,eToro在2020年的總收入高達6億美元,總交易量激增40%,並準備今年年籌備IPO上市!
因此,合法還是違法要看外匯經紀商的司法管轄區而論!
個人投資海外外匯經紀商是“違法”嗎?會被處罰嗎?
答案是不“違法”,也不會被“處罰”!
個人投資海外外匯平台/經紀商,是個人的自由,只是交易行為發生在國外,不受台灣金管會監管,需要自己承擔風險而已。
金管會宣布eToro等海外金融公司違法的目的在於,告誡台灣投資者2個事情:
1.投資海外外匯平台,不在金管會的管轄範圍內
2.如果出現被騙或者糾紛,金管會無法干涉
3.所以要選擇台灣的外匯經紀商(雖然點差高一點,畢竟安全)
台灣國內外匯平台/經紀商的優點和缺點分析
優點台灣國內外匯平台/經紀商的唯一優點是資金安全;而缺點主要表現為開戶/入金都不方便,另外交易成本(手續費高),槓桿太低,交易品種少!
缺點台灣國內外匯平台/經紀商的缺點1-開戶申請手續繁瑣,入金不方便
比如元大開戶,至少需要2個證件,申請手續繁瑣。最糟糕的是,元大入金時間只能在銀行營業日的9點10分~19點,其他時間不能入金!
萬一在緊急情況下,被外匯平台要求追加保證金,不能及時入金就意味者隨時會被斷頭,損失可想而知!
而海外外匯經紀商都提供24小時入金服務,信用卡入金幾乎是即時到賬,而且,開戶可以在10分鐘內完成,非常便利!
台灣國內外匯平台/經紀商的缺點2-產品規格劣勢明顯
以下是台灣台灣國內外匯期貨商和國外外匯經紀商之產品規格比較,可以看出台灣外匯平台劣勢明顯!
透過以下外匯經紀商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海外外匯平台的交易環境有多優越!
比較 | 元大期貨 | Thinkmarkets | Forex嘉盛 | XM |
---|---|---|---|---|
監管 | 金管會 | 英國FCA/澳洲ASIC/南非FSCA | 美國NFA/英國FCA/澳洲ASIC | 英國FCA/澳洲ASIC/賽普勒斯CySEC |
點差 | 歐美3.0,黃金5.5,WTI原油6.0(無股票股指交易) | 歐美0.8,黃金2.5,WTI原油3.0,道瓊斯工業指數1.3,標普500指數0.5 | 歐美1.2,黃金4.2,WTI原油5.0,道瓊斯工業指數5,標普500指數0.6 | 歐美1.2,黃金3.3,WTI原油3.5,道瓊斯工業指數2.3,標普500指數0.7 |
槓桿 | 最大33倍(無股票股指交易) | 外匯500,黃金400,原油200,股指200 | 外匯400,黃金200,原油100,股指100 | 外匯888,黃金400,原油66,股指100 |
平台 | MT5 | MT4/MT5/專屬平台 | MT4/MT5/專屬平台 | MT4/MT5 |
產品 | 少,只有35種(無股票股指交易) | 多,超過500種(外匯,黃金,原油,股指,股票,加密貨幣) | 多,超過500種(外匯,黃金,原油,股指,股票) | 多,超過500種(外匯,黃金,原油,股指,股票) |
開戶 | 簡單,線上開戶 | 簡單,線上開戶 | 簡單,線上開戶 | 簡單,線上開戶 |
出入金 | 簡單,國內轉賬 | ⽅便(信⽤卡,金融卡,電匯,電⼦錢包等) | ⽅便(信⽤卡,金融卡,電匯,電⼦錢包等) | ⽅便(信⽤卡,金融卡,電匯,電⼦錢包等) | 更多 | 了解更多 | 了解更多 | 了解更多 | 了解更多 |
由於台灣國內外匯平台一般只服務台灣本地市場,交易成本上毫無競爭力。
以歐元/美元的貨幣對的點差為例,元⼤期貨約為2.45,ThinkMarkets的標準賬⼾為1.25,(零式賬⼾沒有點差,只有7美元每手的佣金)。
作為投資者,使用元⼤期貨交易外匯,要多支付約1倍的手續費!
2.槓桿台灣⾦管會要求國內外匯交易商提供的最⼤槓桿僅為30倍!
而海外外匯經紀商一般能提供高達200-1000倍的槓桿,適合以小博大,資金可以靈活運用!
3.交易品種還以台灣的元⼤期貨為例,僅能提供包括外匯貨幣對,黃金、原油等30多個品種!
而海外外匯經紀商可以提供外匯、黃⾦、原油、股指、股票、期貨甚至加密貨幣等多達200-上萬種交易品種!
資金安全的海外外匯經紀商推薦
以下四大外匯經紀商都是運營超過10年的老牌平台,在台灣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我們推薦以下四大外匯經紀商!
外匯經紀商 | 外匯平台 | 外匯監管 | 最低入金 | 最大槓桿 | 外匯點差 | 官網開戶 |
智匯 | ![]() | 澳大利亞(ASIC) | 50美元 | 400:1 | 歐美0.8 | |
---|---|---|---|---|---|---|
XM外匯 | ![]() | 英國(FCA) | 20美元 | 888:1 | 歐美1.2 | |
Exness | ![]() | 塞舌爾(FSA) | 1美元 | 2000:1 | 歐美0.3 | |
嘉盛外匯 | ![]() | 英國開曼(CIMA) | 500美元 | 400:1 | 歐美1.3 |
外匯對沖是什麼?鎖倉和對沖有何差別?
很多外匯投資者常常會把鎖倉和對沖混為一談,以為簡單的將品種和數量相同,數量相反的頭寸就能定義為對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外匯對沖是什麼?
所謂對沖,就是指特意降低原有投資的風險的另一項投資,並在風險降低後仍能夠實現投資收益。而所謂的鎖倉,是指鎖死淨值波動,使淨值避免因市場波動而出現變化。
舉個例子,投資者A原本在1.1500持有歐元/美元多單一個標準手,當歐元/美元上漲到1.1600時,由於歐洲央行將公佈政策決議,投資者A無法判斷事件結果是否有利於匯價繼續上漲,對鎖定不確定性風險,投資者A在1.1600新建立歐元/美元一個標準手空單,以達到鎖倉目的。
理論上,投資者A通過多空訂單完全鎖死了價格波動的風險。無論歐元/美元後市出現上漲還是下跌,多空訂單的盈虧都會相互抵消,不影響淨值波動。但是,考慮到點差和隔夜利息的存在,所以鎖倉時還是有一定成本支出。同時,鑑於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為浮動點差制,大事件衝擊時,市場點差的擴大也會令淨值產生變化,如果鎖倉後淨值偏低,一旦淨值無法覆蓋擴大後的點差成本,也可能會出現爆倉和強平風險。
簡單來說,排除特殊情況而言,鎖倉的目的是規避價格波動帶來淨值變化,等同於平倉效果。
鎖倉和對沖有何差別?
至於對沖就比鎖倉複雜多了。對沖的根本目的是降低風險,追求投資收益。這一點和鎖倉完全不同,鎖倉後的淨值不再具有增值的機會。
對沖操作可以在同一標的物,也可以是不同標的物。但萬變不離其宗,對沖策略所涉及的資產,必然有某種程度上很高的關聯性。
舉例來說,例1,將倫敦銅和上海銅全部用同一貨幣計價發現,倫敦銅10萬/噸,上海銅5萬/噸。同樣都是銅為標的物,不同產地的價格偏差如此之大,將來兩地的銅價必然會面臨趨同的趨勢。那麼就施行對沖策略進而套利。做空倫敦銅,同時做多上海銅。當兩地銅價在未來接近時,整體策略必然盈利。
例2,發現原油3月到期合約價格50美元/桶,6月到期合約80美元/桶。我們知道隨著時間的臨近,期貨合約價格將向現貨價格靠攏,因此3月和6月到期的原油期貨價格將趨於收斂。因此,可以做多3月到期原油合約,做空6月到期原油合約,實現對沖套利。
例3,同一行業中兩隻股票,一隻是龍頭股,一隻是行業排名墊底的垃圾股。因為無論未來行業前景如何,龍頭企業發展必然快過垃圾股,而當行業衰退時,垃圾企業抗風險能力勢必差於龍頭企業。因此,可以做多龍頭股股價,做空垃圾股股價。當行業向好,龍頭股股價漲勢領先垃圾股,做多收益能夠覆蓋做空損失;當行業轉差,龍頭股抗衰退能力強,做多龍頭股損失遠小於做空垃圾股收益,總收益為正。
例4,某股票A,目前業績良好,未來發展前景優異,看好後市股價表現。通過計算,發現股票A的價格和大盤指數的beta係數為0.5(即係統性風險,理解為大盤變化1%,股價變動0.5%)。這時,假如用10萬元做多股票A的話,可以再用5萬元做空大盤指數實現對沖,消除系統性風險,這就是典型的市場中性策略。
除上述幾個例子外,市場上還有很多很多對沖策略,比如期權對沖、事件對沖等等。總體來說,對沖是為了降低風險,並且通過頭寸的關聯性實現盈利。這和鎖倉的目的不同。
外匯經紀商OANDA(安達)評價
外匯經紀商OANDA(安達)是一個老牌差價合約CFD交易平台!這篇文章我們將對OANDA交易商做出概述及評價! OANDA的交易產品、安全性、手續費點差、監管牌照等優缺點分析。
OANDA(安達)是什麼?
OANDA(安達)是一個成立於1996年的外匯及差價合約CFD經紀商,由多倫多大學計算機工程系教授Michael Stumm博士計算經濟學研究與開發領導者Richard Olsen博士共同創立。在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新德里、東京、多倫多、舊金山、新加坡及悉尼等均都設有辦事處,針對台灣用戶推出繁體中文網站「oanda-tw.com」,中文諮詢郵箱為frontdesk@oanda.com !
OANDA為全球客戶提供180多種交易產品,包括外匯、以及黃金、股指等差價合約(CFD),手續費點差等適中,是非常適合投資新手的外匯交易平台。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居民無法進行點差合約 (CFD) 或貴金屬交易。
OANDA(安達)優點/缺點分析
優點
1.老牌券商:創始於1996年,與IG、嘉盛和FXCM福匯齊名,是一家在全球性的外匯大型差價合約經紀商,佔有美國35%市場份額僅次於嘉盛交易商38 %!
2.資金安全:OANDA資金透明,並將所有客戶的資金單獨隔離存放以保護其資產安全。 25年來運營穩定,倒閉的風險不大,出金也比較乾脆。
3.嚴格監管:OANDA品牌遍布全球八個金融中心,通過其在六個主要監管中心(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新加坡)獲得許可的實體為196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台灣人開戶在離岸監管:維爾京(BVISFC)監管下,槓桿最大200倍!
4.國際主流交易平台:OANDA提供全球最受歡迎的MT4交易平台。可交易100餘種金融資產,包括外匯貨幣對、黃金白銀、全球股指。支持所有智能交易系統(EA),方便您輕鬆整合個人EA到OANDAMT4平台。
5.低成本交易:OANDA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點差和交易量,外彙和黃金點差一般,原油點差比較有優勢!
6.OANDA Lab指標:OANDA Lab是一個可以查看OANDA公司客戶買賣外匯兌的多空比例狀況,可以作為外匯交易的參考資料。
缺點
雖然OANDA擴大了槓桿,但目前最大槓桿也只有200倍;
OANDA點差在周末會擴大,常見直盤通常10個點,叉盤多在20-30個點;
點差在數據前後3分鐘會擴大,而且大小沒有規律;
交易品種有限,無股票和加密貨幣交易;
目前僅有MT4交易平台,無MT5;
OANDA沒有鎖倉功能
OANDA(安達)安全性
OANDA(安達)通過其在全球大6金融管轄區受監管之子公司運營,監管機構包括:
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編號: 0325821)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編號: 542574)
開曼群島: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CIMA)
加拿大: 投資行業監管組織(IIROC編號: 09-0280)
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編號: 412981)
日本: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編號: 1571)
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其中例如美國CFTC、英國FCA、澳大利亞ASIC、日本FSA都是全球監管級別最高的監管機構,持有此牌照,說明OANDA有足夠的資金。另外,OANDA將所有客戶的資金單獨隔離存放以保護其資產安全。
OANDA(安達)交易品種
OANDA的交易產品:包含外匯、指數、貴金屬、商品、債券利率等差價合約CFD產品:
1.外匯- 參與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交易30餘種外匯貨幣對,包括英鎊/美元,歐元/美元,美元/日圓等。
2.貴金屬-金融市場的避風港是貴金屬,它在經濟危機中最受歡迎,例如黃金/美元與白銀/美元。
3.股指-交易最受歡迎的9種全球指數,包括華爾街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100,標普500等。
4.原油及大宗商品-交易波動率上升的場外原油與大宗商品的期貨與現貨。場外美國原油和英國原油可做多或做空。另外還有大豆、棉花、玉米等商品原物料!
OANDA(安達)點差及開戶教程
OANDA(安達)可以透過線上完成開戶,只有準備好身分證以及地址證明(及6個月內的水電費或信用卡賬單等),就可以完成線上開戶。開戶完成後,將有郵件發送至你的註冊郵箱,請注意查收。
OANDA(安達)總評
OANDA(安達)是一家有20年曆史的可信任老牌外匯平台,運營穩健財務透明,屬於全球位數不多的知名差價合約交易商!點差適中,資金安全,開戶及出入金都方便!
美中不足的是,OANDA經紀商提供的交易品種有限,無法交易股票和加密貨幣…等,而且最大槓桿只有200倍,無法充分利用資金。
相比來說,嘉盛交易商提供近1000種交易商品,槓桿高達500倍,選擇範圍比較大!而Thinkmarkets能提供股票股指和加密貨幣交易,交易成本低,適合新手交易!
外匯經紀商嘉盛交易平台評價
外匯經紀商嘉盛是最適合低成本和所有投資者水平的外匯交易平台!以下,我們將對嘉盛交易商做出概述及評價!
FOREX.com嘉盛是什麼?
嘉盛是外匯界也是老牌外匯經紀商至之一,在嘉盛交易平台上,主要可以交易到外匯、黃金、股指CFD等等。 Forex.com在線平台旨在向其用戶提供安全且低成本的外匯交易。使用。 2019年第二季度的數據顯示,通過MT4進行的外匯交易成本中,EUR/USD平均點差為1.4點子。
嘉盛集團為您提供專業的在線外匯交易平台,專注於提供外匯開戶與交易、現貨黃金白銀交易、全球股指交易、原油及大宗商品交易,場外股票交易等服務,forex嘉盛集團中文官方網站還為您提供功能強大的MT4|MT5交易平台!
FOREX.com嘉盛優點/缺點分析
優點
1.老牌券商:創始於1999年,嘉盛集團是全球網上交易行業引領者之一,憑藉卓越的交易體驗、出色的執行、以及貫徹的低成本,嘉盛集團贏得了全球客戶的信賴與忠誠!
2.資金安全:嘉盛集團及全球母公司StoneX集團資金實力雄厚,嘉盛集團將所有客戶的資金單獨隔離存放以保護其資產安全。嘉盛官網稱,其並不涉及自營交易,所以也不會有對賭過高,倒閉的風險。台灣用戶歸在開曼群島監管之下,槓桿最高400倍。
3.嚴格監管:嘉盛集團在企業監管、財務報告和披露方面均依照最高標準執行,同時成員企業在美國、英國等全球7大監管轄區受監管,母公司StoneX集團在美國上市!
4.國際主流交易平台:嘉盛提供全球最受歡迎的MT4、MT5交易平台。可交易90餘種外匯貨幣對、黃金白銀、17+種熱門全球股指和美元指數。支持所有智能交易系統(EA),方便您輕鬆整合個人EA到嘉盛MT4平台。
5.低成本交易:嘉盛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點差和交易量,使活躍的外匯交易者受益!
6.教育資源充足:FOREX.com擁有許多不同的交易工具和大量的研究選項,是新手和高級外匯交易員的理想平台。
缺點
客服對應緩慢,這是大型交易商的通病
由於上市經紀商,監管也比較嚴格,因此開戶審核比較嚴格
雖然外匯貨幣對點差較低,但黃金點差較高
FOREX.com嘉盛安全性
FOREX.com嘉盛集團是嘉盛集團(Gain Capital)的全球領先零售網上交易品牌,為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StoneX集團公司(StoneX Group Inc. NASDAQ: SNEX)所有。創始於1999年,嘉盛集團是全球網上交易行業引領者,通過其在全球7大金融管轄區受監管之子公司運營,監管機構包括:
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
美國:國家期貨協會(NFA)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
開曼群島: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CIMA)
加拿大: 投資行業監管組織(IIROC)
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
日本:金融服務管理局(FSA)
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嘉盛集團及全球母公司StoneX集團資金實力雄厚,嘉盛集團將所有客戶的資金單獨隔離存放以保護其資產安全。
自成立以來,嘉盛迄今已為來自全球180多個國家超過14萬零售客戶和機構投資者提供執行、清算、維護等服務和技術產品,資產超過14.5億美金(根據2018年第一季度數據)。嘉盛集團致力於為全球個人投資者提供外匯、貴金屬、股指等產品的透明報價及優質執行、高端交易工具、豐富的市場觀點及教育資源。
FOREX.com嘉盛交易品種
1.外匯- 參與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交易80餘種外匯貨幣對,包括英鎊/美元,歐元/美元,美元/離岸人民幣等。
2.貴金屬-金融市場的避風港是貴金屬,它在經濟危機中最受歡迎,例如黃金/美元與白銀/美元。
3.股指-交易最受歡迎的17種全球指數,包括華爾街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100,中國A50指數等。
4.原油及大宗商品-交易波動率上升的場外原油與大宗商品的期貨與現貨。場外美國原油和英國原油可做多或做空。
5.股票-交易熱門全球公司股票,包括在美國與香港上市的眾多中概股,包括臉書、蘋果、 阿里巴巴等。
FOREX.com嘉盛點差及開戶教程
嘉盛目前大幅調低點差,歐元/美元點差低至0.8;黃金點差XAU/USD點差低至可低至$0.15/oz,各種商品詳細點差可參考嘉盛集團官網。
關於嘉盛開戶教程,請參考以下鏈接文章!
嘉盛外匯平台總評
嘉盛是一家有20年曆史的可信任老牌外匯平台,在美國有38%的市場份額,母公司也在美國上市,運營穩健財務透明,屬於全球位數不多的大牌交易商! MT4/MT5交易平台齊全,點差適中,資金安全,比較適合大資金的專業交易員!
當然,嘉盛在服務上還有欠缺,和客服打交道需要花點時間和耐心!
瑞波幣XRP是什麼幣?和Ripple有什麼關係?值得買嗎?
最近,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瑞波幣XRP遇到大麻煩,美國SEC就瑞波幣起訴Ripple!很多幣友都會把XRP和Ripple混為一談,實際上XRP不是Ripple!
瑞波幣(XRP)和瑞波公司(Ripple)完全是兩個概念!大多數加密幣的生態和它們的虛擬貨幣是一體的。比如BTC是比特幣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ETH是以太坊生態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但是買XRP相當於買了騰訊的Q幣,這樣說能明白吧?
瑞波幣XRP是什麼幣?
瑞波幣是由OpenCoin公司發行的虛擬貨幣,稱作RippleLabs,又稱作XRP,中文名為瑞波幣。 Ripple總共發行1000億XRP,而且XRP並不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
Ripple是世界上第一個開放的支付網絡,通過這個支付網絡可以轉賬任意一種貨幣,簡便易行快捷,交易確認在幾秒以內完成,交易費用幾乎是零,沒有所謂的跨行異地以及跨國支付費用。
瑞波幣XRP是一種專為瑞波網絡設計的加密貨幣 ,它允許使用不同貨幣的商人和買家之間進行快速資金轉賬。
位於美國的科技公司Ripple Labs創建了Ripple Net,該平台讓銀行和金融機構能夠以較低的費用在全球範圍內快速轉移瑞波幣。商家、收款人和銀行可以將其持有的當地貨幣兌換成瑞波幣,將該貨幣發送到當地網關,然後再把瑞波幣兌換成商人希望接收的幣種。
這可以幫助與外國機構沒有直接業務往來的銀行縮短轉賬時間並降低費用,只要收付雙方都在瑞波網絡中即可執行轉賬。
瑞波官司纏身,遇到大麻煩
去年12月,美國SEC指控Ripple Labs在出售一種名為瑞波幣的類似比特幣的數字資產時違反了投資者保護法,稱XRP是聯邦證券法規定的“證券”。 SEC過去幾年曾對一些初創公司提起民事訴訟,指控這些公司通過出售加密貨幣融資時違反了證券法,SEC在這些訴訟中大多勝訴。
針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Ripple發起的指控,紐約南部地區法院已將該訴訟的開庭日期定為2021年2月22日。
受此影響,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宣布將暫停瑞波幣交易!比特幣投資基金灰度投資表示,為了響應SEC的行動,在1月初灰度已開始從灰度數字大盤複合型基金中移除XRP,並出售所持有的XRP。
不過值得一題的是,日本金融廳(FSA)和英國財政部對XRP卻持有相反的態度。
日本金融廳(FSA)已通過電子郵件證實,其根據《支付服務法》的定義將XRP視為一種加密貨幣,而不是一種證券。此前SBI Holdings總裁北尾吉孝曾在推特表示:“日本金融廳已經明確表示XRP不是證券,我對Ripple將在美國的最終裁決中佔上風感到樂觀。”
而在英國財政部最新公佈的一份文件中則將瑞波幣(XRP)劃分為非證券資產,該報告詳細描述了英國當前的加密資產監管環境。根據該報告,數字代幣可被分為三類,分別為電子貨幣代幣、證券型代幣和不受監管的代幣,瑞波幣與以太坊(ETH)和比特幣(BTC)都屬於交易所代幣,這是不受監管代幣下面的一個子類別。根據英國財政部的說法,這些代幣既不是電子貨幣代幣,也不是證券型代幣,它們沒有類似證券資產的特徵。
瑞波幣XRP還值得買嗎?
先說個人觀點,無論本次瑞波是勝訴還是敗訴,個人認為瑞波都沒有投資價值!
目前,瑞波公司擁有62%的XRP幣,僅瑞波創始人Chris Larsen一個人就有52億枚XRP幣(數據來源福布斯網站)。瑞波公司曾單方面承諾過會有第三方託管550億XRP幣,這550億屬於瑞波公司的XRP幣,接下來將會以每月10億枚的速度,分55個月投放到市場上。投放到市場上當然不是免費的,你以為是空投啊。這麼多幣,相當於分批“掛單”賣出,這得賺多少錢啊。 。 。
按道理前兩個季度瑞波應該發放到市場上60億枚XRP。根據瑞波公司前兩個季度報告,單2018上半年瑞波公司一共賣掉6億XRP代幣,利潤為2.4億美金。而剩下沒賣出去的54億枚XRP,將繼續放到託管賬戶裡,在四年半之後再次投放到市場上去。這種操作是不是有點眼熟?中心化託管,定時發幣。還記得我們的老朋友Tether嗎?
Tether公司從2017年以來,隔幾個月就發行幾個億USDT,硬是將USDT市值從20名開外升到當前的第三名,僅次於比特幣和以太坊!這就是中心化公司的玩法!
投資了中心化公司的代幣,你只能選擇閉著眼睛相信。不然還能怎樣?
結論
瑞波是間好公司,解決了銀行跨境支付行業痛點。但是公司肯定是逐利的,股東利益最大化才是瑞波的宗旨。至於它XRP能否成功,對投資者來說無疑承擔了巨大的風險。
個人認為,XRP對於瑞波公司來說更像是割韭菜的工具,當然,以上的分析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外匯經紀商點差(交易成本)比較2025
外匯點差指的是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差,這個點差是外匯經紀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我們投資者需要支付的手續費!
我們研究了十多家知名海外外匯經紀商的點差,以下將對台灣受歡迎的各大外匯平台做出比較!綜合來看點差最低的,推薦Thinkmarkets交易商!以下1標準手的平均點差,並不是最低點差,僅供參考!
外匯經紀商點差(交易成本)比較2021
外匯經紀商 | Forex.com嘉盛 | FXCM福匯 |
外匯點差成本 | 歐美平均點差1.28 | 歐美平均點差1.29 |
---|---|---|
黃金點差成本 | 黃金平均點差32.16 | 黃金平均點差44.18 |
原油點差成本 | WTI原油4.00 | WTI原油4.50 |
外匯槓桿比例 | 1:500 | 1:400 |
黃金槓桿比例 | 1:200 | 1:200 |
原油槓桿比例 | 1:200 | 1:100 |
交易平台 | MT4/MT5・专属平台 | MT4/MT5・专属平台 |
是否上市 | ✅美國那斯達克上市 | ❌非上市 |
監管牌照 | 全球七大監管 美國NFA、英國FCA、澳大利亞ASIC等 | 全球二大監管 英國FCA、澳大利亞ASIC等 |
點差(交易成本)概述
外匯市場中經常出現“點差”這個詞,簡單來說,點差就是指我們在使用外匯平台進行外匯交易時,交易商收取的交易手續費用。外匯交易商通過買賣的點差來獲取利潤,賣價和買價之間的差價即為點差。外匯點差目前主要有固定點差和浮動點差兩種收取方式,那麼兩者的區別有哪些呢?
1. 固定點差
外匯固定點差是指無論當前的市場行情如何,外匯交易收取的點差都是固定不變的。外匯固定點差最大的優點是交易者可以清楚了解外匯交易時被扣除的點差費用,不必擔心被外匯平台亂扣點差的問題,更好掌控自己的交易成本。其最大的劣勢則是無論市場的成交量有多大,投資人的交易成本不會降低,一定程度上影響獲利情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採取固定點差的多數為對賭平台,投資者需謹慎選擇。
2. 浮動點差
點差會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浮動的點差一般是由平台商提供的,以市場平穩時的相對較低的浮動點差吸引客戶,市場劇烈波動時,通過調高點差達到轉移風險的目的。目前外匯市場上大多數正規的外匯平台都是採用浮動點差,正規外匯平台的點差一般都會在一個合理的區間,不會超出常規的範圍,如果交易者發現平台的點差比較大那就要注意了
選擇固定點差還是浮動點差好?
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交易風格與偏好。如果想精準,那自然選擇固定點差;但如果是中長線或頻繁交易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浮動點差。此外,無論是固定點差還是浮動點差,投資者在選擇時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 投資者要注意點差特別低的平台,交易商也是要盈利的,如果點差特別低,那麼這類平台可能想的是吞掉交易者的本金。
2. 點差過高的平台不要選擇,交易成本太高,難以盈利。
3. 部分交易平台雖然沒有點差,但需要支付佣金,一般為7美元/手。
英國FCA禁止向零售用戶出售加密貨幣衍生品
在2020年比特幣價格暴漲300%之後,歐美監管機構紛紛推出加密貨幣監管新規!這是否能阻擋比特幣的漲勢呢?
英國FCA禁止向零售用戶出售加密貨幣衍生品
據官方消息,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關於禁止向零售用戶出售加密貨幣衍生品和交易所交易票據的禁令於今日(1月6日)正式生效。 FCA 表示,由於加密貨幣的波動性較高等因素,衍生品不適合零售消費者。該禁令適用於在英國境內或在英國境內開展業務的所有公司。禁止向散戶出售和營銷價差合約、期權、期貨和ETN等衍生品。
根據此前報導,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於 2018 年 11 月份進行公眾意見徵求,以探討是否禁止向散戶投資者出售加密貨幣相關衍生產品,於 2020 年 10 月份正式宣布該禁令。有人士認為,這將促使英國居民使用境外的交易平台。
同樣,美財政部也在去年12月21日提出加密貨幣監管新規,但比特幣依然漲勢洶洶!該消息對比特幣的影響有限,在短線跳水,一度跌穿22880美元,但很快又繼續上漲,27日一度突破24000美元/枚。
在新規下,任何超過3000美元的交易中,銀行和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將必須保留客戶的加密貨幣交易和交易對手的記錄,以驗證他們的身份。據美國名為“旅行規則”(travel rule)的銀行業監管規定,金融機構在相互轉賬時必須共享特定信息。
投資加密貨幣的風險有哪些?
美國和英國對加密貨幣的新規,意在提醒投資者需留意風險。
加密貨幣的風險除了由於其本身波動性較大,幣衍生交易利用槓桿,更增大風險之外。還有來自黑客攻擊和交易所倒閉的安全風險!
有數據統計,2020年全年共發生32起針對交易所(不含DEX)的安全事件,涉及Binance、OKEx、Coinbase等51家加密貨幣交易所。
在明確披露損失金額的安全事件中,9月Kucoin熱錢包私鑰洩露的損失最大,包括BTC、ETH和多種ERC-20代幣在內的資產被盜,合計金額超過1.5億美元,但官方此後表示追回84%的損失。另外,2月Altsbit遭遇黑客攻擊的損失也很大,丟失了包括6929枚BTC和23210枚ETH在的大部分資產,折合當時幣價大約為5800萬美元。
外匯經紀商OANDA和嘉盛交易平台比較評價
OANDA和嘉盛是美國兩大知名外匯經紀商,也是台灣人熟知的外匯交易平台。有人經常拿嘉盛、FXCM福匯、OANDA放一起比較問哪個好, OANDA中譯為安達!
OANDA、嘉盛、FXCM福匯背景介紹
我分別介紹下這3間公司的背景:
FXCM福匯是前外匯老大,在2015年以前風光無兩,明符其實的主角光環護體,但2015年1月瑞郎黑天鵝事件巨虧後, 福匯現在幾乎淪為二流貨色,幸在福匯母公司還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配角也罷總有得口飯吃。這裡我們把福匯Pass掉,不多做解釋!
OANDA安達大家可能接觸的比較少,但是在美國外匯市場, CFTC每月公佈一次持有客戶資金量數據,OANDA穩坐第二把交椅。而且OANDA在官網明確表明自己的做市商身份,交易執行出金信譽還算可靠。
剛才說OANDA在美國外匯市場排名第二,那排第一的正是我們介紹的主角——FOREX.com 嘉盛集團,無論是交易量還是市場份額,常年在美國排名第一。
光看這個域名FOREX.com就吊爆了,還是擁有100年曆史的金融公司StoneX集團的零售品牌,StoneX是世界100強企業,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OANDA和嘉盛外匯平台比較
以下我們對OANDA和嘉盛的交易成本、槓桿等交易環境和用戶評價比較總匯表如下:
外匯經紀商 | Forex.com嘉盛 | OANDA(安達) |
是否上市 | ✅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 ❌非上市 |
---|---|---|
交易產品 | 超過1500種:外匯、貴金屬、股指、股票、原油CFD | 120種:無股票、加密貨幣交易 |
槓桿比例 | 1:500 | 1:200 |
交易成本 | 歐美平均點差1.0 | 歐美平均點差1.3 |
交易平台 | MT4/MT5・嘉盛专属交易平台 | MT4 |
DMA账户 | ✅ | ❌ |
保證停損 | ✅ | ❌ |
股票交易 | ✅ | ❌ |
手机提醒 | ✅ | ❌ |
監管牌照 | 全球七大監管 台灣人開戶在離岸監管:維爾京(BVISFC)監管下 | 全球六大監管 台灣人開戶在離岸監管:開曼群島(CIMA)監管下監管下 |
關於交易者對嘉盛和OANDA評價方面,都褒貶不一。客戶對嘉盛的正面評價主要是槓桿夠大、歐美股票和港股、陸股都可以交易。客戶對OANDA的抱怨主要集中在槓桿只有100倍,滑點和交易品種少,而且沒有股票交易!
綜上所述,那麼,親愛的朋友,OANDA和福匯、嘉盛,您會選擇哪家開戶做外匯交易呢?